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
在我們的印象中,磁懸浮列車不接觸軌道,懸浮在空氣中,非常神奇。就在昨天,重達12噸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了,它就像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片葉子,僅用手就能輕松向前推動。

1月13日
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制造的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
正式下線啟用
設計時速620公里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項目位于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驗證段全長165米,由中國中車、中國中鐵、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協同攻關研發。
高溫超導磁浮技術具有自懸浮、自導向、自穩定特征,適合未來的真空管道交通運輸,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在低真空狀態下,理論預計速度可高于時速1000公里。
一個人就能徒手推動它!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車頭采用流線設計,形狀如子彈頭。不同于高鐵靠車載電源驅動在鋼軌上“奔跑”,該樣車懸浮在永磁軌道上,軌道中間鋪有直線電機,在車子底部裝有超導懸浮裝置替代了車輪,整個車體離軌道尚有10毫米左右的空隙。自懸浮、自穩定、自導向,是它的特點。列車底部安裝有超導體,軌道則是永磁體,在液氮的作用下,兩者產生了“若即若離、又不離不棄”的“釘扎”特性。和我們小時候玩兒的磁鐵一樣,同性相斥,車體自然就會浮起來。這種“自懸浮”,純粹利用物理特性,不需要額外的能源。而只要超導態存在,不論對車輛施加上下左右任何一個方向的力,這個系統都能自動把車體“拉回來”。目前,世界上只有這輛樣車具備這種“自懸浮”的“超能力”。以日本正在建設的“低溫超導磁懸浮”為例,這種車輛跑起來類似飛機起飛,必須先“助跑”一段距離,才能產生磁力,車體才可以浮起來。

在啟用儀式現場,參與研發的鄧自剛教授打趣地對現場的小伙伴說,你推推列車看看?
一輛重達十幾噸的列車,推它?帶著好奇,小伙伴真的用力一推,然后……車跑了!
首先,它在靜止狀態下是浮起來的,和軌道之間沒有摩擦阻力,這也是它能跑得快的原因。其次,它整車車體采用的是碳纖維材料,重量比現在的高鐵列車要輕50%左右。這是因為列車懸浮能力是的,因此要求車體必須輕量化,車體越輕,能搭建的乘客也越多。也因為如此,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會比現有的高鐵列車車體更小。

試驗線上,在兩根永磁體軌道中間,盤繞著一圈圈橘紅色的線圈。這又是什么?這是直線電機,是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的動力系統。相較于傳統的旋轉電機,直線電機的驅動力更大,因此列車能跑出更快的速度。除此之外,相較于傳統的高鐵列車,樣車的車頭“頭型”更長,在沒有輪軌之間的摩擦阻力之后,剩下的就是空氣阻力,車頭更長,空氣阻力更小。走進車廂內部,車頭前方是一排簡單的操控臺。車頭上面是沒有動力系統的。車輛運行將完全依靠地面電腦遠程控制直線電機,實現無人駕駛。直線電機的驅動力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從而實現列車的減速、剎車。不過,列車車頭仍然設置了一排控制按鈕。車上還是會有管理人員,監控列車的實時運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實施緊急制動。
高溫超導磁浮列車也是優越性滿滿
節能:懸浮和導向不需要主動控制、不需要車載電源,系統相對簡單。懸浮和導向只需用廉價的液氮(77 K)冷卻,空氣中78 %是氮氣。
環保:高溫超導磁懸浮能靜止懸浮,完全無噪音;永磁軌道產生的是靜磁場,乘客接觸的地方磁場為零,無電磁污染。
高速:懸浮高度(10~30 mm)可根據需要設計,可用于從靜止至低、中、高速和超高速運行。與其它磁懸浮技術比較,更適合真空管道交通運輸(大于1000 km/h)。
安全:懸浮力隨懸浮高度的降低成指數函數增加,垂直方向無需控制的情況下也能保證運行安全。自穩定的導向系統在水平方向也可以保證運行安全。
舒適:高溫超導體的特殊的“釘扎力”保持車體上下左右穩定,是任何交通工具都難以達到的平穩性。乘客乘坐時體會到的是“沒有感覺的感覺”。
運行成本低:與德國的常導磁懸浮車和日本用液氦的低溫超導磁懸浮車比較,具有系統重量輕,結構簡單,制造和運行成本低的優點。

End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新媒體中心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